胡葆森母校演讲:顺天时、借地利、求人和

发布时间:2016-07-01 点击:

胡葆森母校演讲:顺天时、借地利、求人和
2016-06-27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今天我非常荣幸被邀请作为校友代表,在郑州大学2016年度毕业典礼上发言。刚才我非常激动地亲历了颁发学位证书的整个过程,听取了本科生代表、研究生代表、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的发言,很受感动。

【导读】

在郑州大学2016年毕业典礼上,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葆森围绕“顺天时”、“借地利”、“求人和”三个关键词作了发言。他说,无论大的成功,还是小的成功,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1976年10月份,我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到郑州大学学习了三年。虽然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入学,但是在郑州大学的三年时光,给我留下了许多非常美好的记忆。比如我曾经在1977年作为全校学生运动员代表,在春季运动会上发言;曾作为郑州大学篮球队的一员,代表学校参加了两届河南省大学生篮球赛,而且当了两年队长,这也是让我感觉非常荣耀的一件事情。即使到现在我也经常说,我当过郑州大学篮球队两届队长!刚入学时,我们每天早上喝的稀粥,还是贴大字报用的大麦面做的。生活虽然非常艰苦,但是回忆依然感觉很幸福,大学时光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


今天,我想把自己走出校门的37年浓缩一下,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给同学们一些启示。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下来的人不多。如果把这37年所谓的曲曲折折总结起来,那就是无论大的成功还是小的成功,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我最近在思考应如何面对成功的三个要素,结论是顺天时,借地利,求人和。


一、顺天时。“天时”不能选择,只能顺势。就像我刚才讲的,我们入学的时间是不能选择的,那时候能被推荐上大学已经非常幸运。我是在郑州大学外语系的英文专业学习了三年,因为是工农兵学员,一入学我们要先去国棉三厂学工,所以我在国棉三厂当了半个月的工人。1977年,我们又到漯河的郑州大学农场学农,学了一个月时间。在1978年,我们又接受了一个月的军训。所以在郑州大学的三年时光,我有两个半月是在学工学农学军,因为天时是不能选择的。就像现在,我们工科的学生都在谈论工业4.0。因为大家知道1.0是蒸汽机时代,2.0是电气化时代,3.0是互联网时代,我们已经看到4.0的人工智能时代。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报道,按照专家的预测,今年毕业生选择的部分岗位,也许寿命只有十年,最长也只有十五年时间。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职业,比如律师、统计师等等很多岗位都会被人工智能的这种技术所替代。所以这个时代既充满着机遇,又充满着挑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中央决定实行改革开放。1979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元年,那一年我大学毕业,赶上了那个时代,有幸在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外贸。1980年,我参加了全国外贸战线的统一考试,并在河南省考取第一名。这在当时也算是为郑州大学外语系争了一点光。所以我特别想借这个机会谢谢我在郑州大学的老师们,是他们在文革特殊时期,传授给我基本的外语知识。1982年我被河南省政府派送到香港,代表省外贸参加一个机构的创办。在香港工作近十年时间,1991年我在省委省政府的批准下辞去公职。 1992年初,借着邓小平同志南巡的“春风”,我开始创办自己的企业。所以我想利用简短的经历介绍,告诉大家,天时只能顺势,如果逆势而为,想成功也是不可能的。


二、借地利。地利是不能创造的,只能“借”。就像我为什么留在河南,没有离开。因为组织上对我在机构内12年的培养,特别是在香港十年工作经历的一种感恩之心,我当时下海的时候,就向组织表态,如果创业顺利,我会很快回到河南。所以1991年下海,1992年初就回到了河南。赶上1992年改革开放新的发展契机,我又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当时想,河南作为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她如果一直比较贫穷,那我们走到任何地方都不会感到光彩。就像我在香港工作期间,出访了大概60多个国家,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国家经历了十年的浩劫,经济与美国的差距大概是四十多倍的情况下,中国人是不可能受人尊重的。所以当我西装穿得稍微周整一点的时候,出访到日本,出访到其他国家,他们可能会认为我是日本人,但我一开口讲英文或者讲中文的时候,他们会以为你是台湾人,没有人认为你是大陆人。所以我说,一个人的命运,是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祖国强大你就强大,祖国富强你就会感到荣耀。河南之于我们的意义也是如此,所以从1992年开始创业完成了前十年的积累之后,我大概在2002年确立了战略,就是不再离开河南省。因为我想如果家乡建设得不富强,我们走到任何一个地方,即使做了首富,你也没有什么可以骄傲和光彩的,因为你的家乡还是一个贫穷的地方。所以我就立志在河南做一件事情,就是在河南做地产。河南目前有120个县以上的城市,1亿零7百万人口,所以我们做地产为人造房子这么一个行业,有干不完的事情和足够大的空间。我从十年前就一直在说,我对河南的信心就表现为一句话,明日河南之于中国,必同于今日中国之于世界。


三、求人和。我曾受邀到一些大学与毕业生进行交流,讲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学生要学会为自己设计未来。设计未来,一是知己,走出校门之前,应认真地审视一下自己,对自己的意愿、梦想、能力、条件、胆量、学识等所具备的各种条件要有非常清晰的梳理和认识,也可以说是再认识。二是知事,我们经常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对过去三千年的中国要有概括的了解,对未来三十年要有清晰的预测,当然每个人的预测都不一定准确,但是预测本身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态度。三是明确志向。因为没有自己的志向、清晰的价值取向、终生的目标,就会被外界的各种变化所诱惑。《易经》中有一句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四是为人示弱,做事留余。境界和修为表现在行为上。当然意识还是最重要的,有了意识,有了自己清晰的目标,会时刻充满忧患意识。因为你知道离目标——终生的愿景肯定还有很长的路,有几十年的路要走,所以在这个基础上,要以示弱的姿态。但示弱不是虚伪的示弱,而是你内心强大的一种表现。另外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留有余地。巩义康百万庄园的家训,门匾上写的两个字就是“留余”。留余是古语说的量力而行,每个人如果不能量力而行就可能会陷入到好高骛远的境地,所以既要胸怀远大又要脚踏实地。


这就是我今天想赠予所有即将走出校门的学弟和学妹们的三句话:顺天时,借地利,求人和。


最后呢,我特别想说一句话,可能很多人说过这句话,今天你以郑大而自豪,明天郑大为你而骄傲!


谢谢! 

原郑州大学外文系76级校友 胡葆森  

 2016年6月19日


    【 联系我们 】

    联系人:何老师

    手机:13911229638

    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政编码:100084

    地址:清华大学校内

    招生热线:13911229638 何老师 地址:清华大学

    2014-2016 Copyright 总裁班培训官网 建站技术支持 明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