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89年获得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98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无线通信的理论及应用研究,为探月与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解决了重要的实际问题。提出一种结构化的信息传输方法,发展了无线通信传输容量优化理论;发明了一种结构化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方法,有效解决逼近容量极限的低复杂度编码问题;提出了时、空、频等多域协同的通信方法,为复杂传播环境下提升传输容量提供新途径。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等,被授予“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称号。
“一步一个脚印”,这是陆建华的座右铭。他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做出任何成绩都要付出劳动。正是凭着这份执着、认真,陆建华的学术研究成绩日益显著,从一名清华学子、教师成长为受人尊敬的专家、教授。
他是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IEEE Fellow……如今,陆建华身上又新添了一项荣誉——中国科学院院士。
“当选院士是对我20多年科研工作的一个肯定,我感到非常荣幸。但更多的是抱有一颗平常心,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太多时间喜悦,等待陆建华的还有更多的工作,更重的担子。
国家需求引领人生轨迹
1981年,陆建华考入清华无线电系(电子工程系),1989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在清华,我受到的最好教育是把人生追求与国家需求紧密相连。老一辈科学家和教授们非常敬业,他们发自内心、实实在在地为国家和民族振兴做事情,他们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大,让我深受触动。”也正是源于不断接触到的国家需求,陆建华经历了几场难忘的科研“硬仗”,实现了一系列创新。
陆建华人生中遇到的第一场“硬仗”,是1990年主持设计我国某专网第一代用户入口交换机。由于该专用交换机与常规的交换机技术体制差别很大,使用环境苛刻,技术条件复杂,无参考设计,且合作方的相关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加之国内强大对手的竞争,时间紧任务重,当时的研发面临着极大困难。
没有丝毫退缩,在电子系领导和老师们的信任、支持与鼓励下,陆建华带领一群比自己小不了太多的本科生和工厂的工程师一道开始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征程。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项目研制中,制定了三个月内研制出原理样机、八个月内研制出可供评测的工程样机这一近乎“疯狂”的计划。
整整三个月间,陆建华几乎没有回家吃过饭,但这些外人眼里的“苦”,在陆建华的心里却是留存至今的难忘记忆:“就是觉得这件事国家需要,特别值得去做,尤其是遇到难题要去解决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有意思。”最终,团队按预定计划,很快为合作方赢得了竞争优势,并成功完成了该交换机的定型、批量生产和装备部队。这一场“硬仗”的完胜,也为陆建华的科研生涯积攒了第一桶“金”。
1998年,在香港科技大学临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之际,陆建华得知清华发展航天航空技术的设想和决心,毅然放弃到美国工作等机会,返回清华并随即前往英国萨里大学参与“清华一号”微小卫星的研制。这颗由清华和萨瑞大学联合研制的微小卫星于2000年6月28日发射升空,它的成功发射是清华发挥综合学科优势的一项创举,也是陆建华等一批立志报国的科研人员人生道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如果不是当年参与微小卫星研制,我现在也不可能成为航天信息领域的专家,也无缘接触更多的国家需求。”陆建华回忆道。
2014年9月,陆建华作为工程任务总师负责的“灵巧通信试验卫星”成功搭载发射,在轨运行正常,实现了我国低轨移动通信卫星零的突破。低轨卫星移动通信是国家亟待发展的核心技术,面临门槛高、风险大、系统复杂和成本高昂等难题,加之国外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封锁,发展受到制约。陆建华带领清华和信威通信公司联合研究团队,经过四年艰苦攻关,突破星地协同按需覆盖、快变信道条件下实时交互式通信、多业务可重构星上处理等瓶颈难题,圆满完成了工程任务,为我国成体系发展自主可控、低成本的低轨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这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恶战,我们打赢了!”陆建华兴奋地说。
正是凭着这份认真和执着的精神,陆建华牢牢地抓住了每一次机会,逐步在学术研究领域打开局面,从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成长为学科领军人物,为国家空天信息领域的科技创新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陆建华表示:“下一步,我们希望谋划发展未来空间网络,这件事更具挑战性,也更有意义,值得为之奋斗。”
团队协作,共同面对基础难题
2005年春节对陆建华而言是一个非同寻常的节日。大年初三,他陪同清华时任副校长龚克等来到中国探月一期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家中。言谈中,栾恩杰对我国深空通信领域种种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并不讳言,更流露出对我国探月卫星链路余量不足的担忧。初步了解对方需求后,陆建华“斗胆”问了一句:“我们用一个算法把这个不足补回来,行不行?”栾恩杰将信将疑,陆建华心里也并无完全的把握。
大年初五,探月工程中心郝希凡副司长受栾恩杰委托到清华考察。陆建华许下承诺:“给我们三个月,我们把原型系统做出来。”
为了实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愿望,立下“军令状”的陆建华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组织宇航中心、电子系相关人员成立了从编码理论、算法设计、芯片设计、到系统接口与实验的协作团队,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很快研发出原型系统,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半物理仿真,验证了采用新型的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提升链路余量的有效性,得到探月工程中心的初步认可。
LDPC编码具有优异的编码性能,但在深空通信领域的设计和应用面临突出的基础难题,国际上也无先例。为保证该技术在探月工程的有效应用,陆建华带领研究团队着力编码构造理论创新和算法实现优化创新,并结合工程实现研究,反复试验、反复修改。
2006年3月,国家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批复了LDPC研究项目的立项申请,航天五院总体部随即向我校下达了相关工程研制任务书,陆建华和他的团队自此“师出有名”,清华也成为唯一一家与探月工程总体签订工程任务合同、参与国家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的高校。2007年,陆建华和他的团队完成了星上LDPC编码器的产品化,测试表明该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使卫星测控通信的可靠性和传输数据速率得到较大提升,该编码技术被确定为嫦娥二号任务四大创新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2010年10月,陆建华带领项目组,按照嫦娥二号任务既定计划参与了嫦娥二号任务创新技术试验,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青岛、喀什测控站全程提供技术保障,试验获得成功。因带领研究团队在探月工程中的重要贡献,陆建华被授予“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称号,他是教育部部属高校中唯一的获奖者。
面对成功,陆建华将主要成果归功于和自己一起打拼的团队,“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渺小的,团队里这些更年轻、有想法、有思想、有干劲、素质高的人才,才是真正的希望所在。”陆建华说。
矢志不渝,钟爱教学
教师、科学家、院系领导、团队带头人……随着业界资历的不断加深,陆建华身上肩负的角色也越来越多,但他坦言,自己最喜欢的还是教学。“我喜欢和学生交流,和他们交流可以紧跟时代,使自己一直年轻;另一方面,教学相长也能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泉和动力。”多年来,对于教学,陆建华始终保持着满腔热情,也正是这种外力无法阻挡的热情,使陆建华深受学生的爱戴。
课内课外,陆建华始终与学生保持着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与学生相处融洽,既诙谐可亲,又治学严谨,为同学们所信赖。他时常告诫学生,要持有一颗探索未知的恒心,特别是在通信领域,“人类距离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与任何人进行通信的梦想依然有很遥远的距离,蕴含着无限可能,要不断往前看,甘于沉下心来,以坚定的科学信念,在学科领域里踏踏实实付出努力。”
“作为大学老师,我会继续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培养更多的优秀学者;另一方面,前行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我也深感任重而道远。”陆建华始终坚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也会时刻谨记时代赋予自己的责任,“在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上,我愿意为信息与通信事业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