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贺克斌老师的交流中,我们直接抛出了困扰已久的问题:“您觉得北京的雾霾什么时候能好转,甚至不再出现?”他也很直截了当地做出回答:“我知道这个问题所有人都关心。我敢说,趋势只会向好,不会越来越坏,我们的研究预计再过10年,能够显著好转,达到或超过当前珠三角的空气质量。”贺老师这样说,是基于他和团队多年来在空气污染治理的研究,以及他们建立的排放清单技术。
“中国的改革开放30年,环境治理问题也是伴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变化的。简单地归纳为‘雾霾焦虑’是不准确的。例如,1980年代主要是烟尘、颗粒物;1990年代中后期变成了酸沉降,这是工业化加速发展带来的;这两个问题已经得到了非常有效地缓解。2000年之后,加速的城市化、机动化,让扬尘和氮氧化物排放大幅提高。可以说,中国的排放问题形成机理复杂,污染源复杂,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贺克斌这样总结30年来面对的不断变化的空气污染问题。
基于我国复杂的大气污染成因,贺克斌带领团队经过多年研究,认识到这是一个综合性、区域性的问题,涉及到地面上的排放源、气象条件、天上的污染物浓度三套数据,而且这些数据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例如,同样的排放水平,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就可能形成不同的空气质量。”近年来,贺克斌率领团队深入钻研我国区域大气污染源高分辨率排放清单技术,这项技术将各类污染物的排放进行了精准量化,对于科学研究、政府决策等都具有指导意义。贺克斌说:“全世界都可以用这些数据,分析、预测、预警,同时环保部门可以按照统一规范采集数据。我们还在编一些技术工具,消除随机误差。可以说,全国性的完整、动态的大气污染数据,仅有清华一家在做。”
在科研以外,贺克斌还承担《能源与环境》等课程教学工作,并担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他说:“中国面对世界最为复杂的污染和排放源体系,我们既有最先进的工业企业,也有落后产能,对学生来说这是极大的科研挑战。”多年的国际合作,他指导的学生已经建立了很强的信心,在出国交流或留学后,纷纷选择回国投身中国的环保事业,贺克斌评价说:“他们发现,在国内做的研究一点不比国外差。就像历史上洛杉矶的光化学污染催生了光化学分支,酸雨污染问题推动了液相化学方向,中国的空气污染现状说不定也会催生新的学科方向。”对待学生,贺克斌强调要尊重学生对“规矩”的突破,“特别对高年级学生,我们已经了解他们的能力和品行,就要‘少讲规矩’,给他们‘爆发创新’的自由空间。”他还主持建立了“清华环境教育发展基金”,推动环境学科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贺克斌也会选择绿色出行,并跟学生们传递环保生活的理念,“生活端的减排也很重要,可以给生产端让出一些空间。”谈及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说:“中国的环境问题是我们的责任和机遇。在我现在这个‘干事儿’的年纪当选院士,就是要‘干更多事儿’,中国的环境问题是我们的终身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