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以及各类互联网+教育的探索,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很快,但教育范式的创新却是滞后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线教育的主导者与主创者,目前还是在传统教育中浸淫成长,他们对互联网的掌握和理解都是“后天补课”而得来的,因此,这个群体只能算是互联网的移民。但在未来,那些与互联网同时诞生,同步成长的互联网“原住民”不仅应该是互联网+教育的受众、学习者,更要成为真正互联网意义下新教育模式的创造者、实践者。
“效率导向”的慕课缺少“软学分”
在以互联网技术探索解决中国乃至更大范围的教育问题上,清华大学作了颇多尝试,例如,拥有196门慕课课程,建立首个中文慕课平台——学堂在线,目前其来自全球168个国家和地区的注册用户超过600万,还与法国国家慕课平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签署协议,向非洲、南美等地推送课程,并筹备推出学分认证与学位项目。
如果将目前这种互联网+教育的方向,称作“效率导向”的话,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慕课应是聚集更多资源、课程,使更多院校认定学分,推出更多保质保量的混合式学习学位项目。但是尽管造福了很多人,其潜力却挖掘得并不够,慕课的未来需要从教育本身出发思考和探求新的范式。
目前,获得学分几乎成了慕课学习的单一目标,这引发了接受教育、获得学位,是否就等于修读课程获得学分,大学的成绩单是否就是对一个人教育的全部呈现等质疑。而教育显然不只是课程学习,如果把这类学习获得的学分叫作“硬学分”的话,大学授予一个学生学位也意味着同时获取了修养、经验等“软学分”,这是慕课学习难以提供的。
对此,一种习惯的回答是:互联网不擅长课程之外的教育内容,这也使得校园生活具有不可替代性。有人据此预测未来的大学应更多打造在“育人”方面的优势。不少全球著名大学的校长、院长也表达了这一多少带有“安慰性”的观点。但必须认识到,这种观点本身对于国内的高校已极具启发性——在重视培养方案、课程大纲建设的同时,国内的大学有没有花费更多的力量来设计和建设学生的校园生活并衡量其教育成果呢?
与此同时,如果以更为颠覆性的视角来看,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等的迅速发展,随着互联网“原住民”成为学习和受教育的主体,随着网络虚拟社群的舒适度超越现实社群,那些“生活体验”和情境性的部分,那些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互动,还会是互联网教育的弱项吗?线上和线下的区别还有这么大吗?
“学”与“教”的界限正变得模糊
到2050年,知识传授将不再是大学教育的主体,这个预测并不算太过大胆,而且虽然提起来云淡风轻,但却可能是个“原子弹”,因为今天的互联网+教育实际上仍聚焦在知识传授上,学习成效的提升也还寄托于课堂形式的互联网化平移,而如今的多数大学又何尝不是仍以知识传授为主?
即使是知识传授,目前主流的在线教育的做法,也颇值得反思。将传统课堂互联网化的慕课,令人遗憾地继续甚至加强了学科之间的区分,却没有发挥互联网天生具有的线索式学习方式,即更有助于问题导向、广度与深度并重地探究学习的优势。而森严的学科壁垒普遍被认为既妨碍创新也与产业的结构不相适应,其在课程的内容设计上,太过注重线性逻辑展开的框架和体系,太少呼应成年学习者“急用先学”“边干边学”的需要。同时,对于动用技术手段促进学习缺少创新思维;对于各种完成率过低的解释,仍然局限于苛责学习者缺乏专注与毅力等旧借口;游戏化的、博弈性的学习界面设计常常被斥为不够严肃、过于媚俗。与此同时,许多制作成本花在了拍摄制作上,而内容的来源却刻板地依赖于传统教育者慢工出细活地进行创作,缺少更多参与者来贡献更丰富的内容。实际上,学习者同时也是教育者,并因此可能带来更平易近人、更活泼、更酷的教与学样式。
慕课教育理念将会升级迭代
不得不承认,“效率导向”的互联网+教育路径,无可回避。这就像第一辆汽车外形类似马车,第一份电子报纸只是传统报纸样貌的电子化呈现一样。在目前的慕课中,老师讲授的方式、内容编排的方式、作业考试的方式,都与线下无太大区别。这是可以理解的路径依赖,但迟早会被颠覆、打破,从而进入“范式转移”的互联网+教育层面或阶段。
所谓范式转移,就意味着不是在原来的路上跑得更快,效率更高,而是在教育理念上升级迭代,效果更佳。基于技术的变革和社会认知的演进,这个时刻会更加快速地到来。
人们会问,谁来推动这个“范式转移”呢?这希望就寄托在那些未被传统的教育模式固化头脑,并天生就以网络精神为自然而然,互联网与生活的融合为自然而然的网络“原住民”身上。他们不是掌握,而是生来就具有了互联网本质,同时又不把习惯当自然,是敢于挑战教育难点、学习痛点并打造成长支点的95后、00后青年一代。只有这些“原住民”青年,才能从质上而非量上,从范式上而非效率上,给在线教育,乃至给教育带来新生。
教育机构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包括教育界之外的建设理念和解决方案,不着急衡量其短期效率,要有恒心从学习者的基本需求出发,让高质量的学习成长和终身学习更无形、更自觉地嵌入人们的生活中,形成千帆竞发欣欣向荣之势。
哲人说:“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未来教育会是什么样,就看我们每个人的选择和行动了。
(作者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慕课中国大学先修课〔MOOCAP〕理事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