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总裁班报到
这一站——清华,一段圆梦之旅就此展开。
作为从全球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幸运儿”,首届苏世民学者本科毕业于70所不同院校,可谓是世界杰出青年的代表。苏世民学者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理解中国的未来世界领导者,是清华新百年发展的重点举措,标志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的新范式。在书院开学典礼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分别发来贺信,表达对首届学生的祝贺与期待。刘延东副总理出席典礼时强调,苏世民书院应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搭建培养青年优秀人才的国际平台。
在清华学习期间,每一位浸身其中的苏世民学者无不全心投入,积极融入校园生活。运动场上,他们挥洒青春热血,展现领导力风采;一二·九合唱、iTalk演讲、国际学生新年晚会上,他们施展创意才华,成为校园里的一道亮丽风景……与此同时,苏世民学者也积极走出校园,到广袤的中国大地去探寻真知。他们走进农村、基层社区、企事业单位,多层面调研中国经济社会的变迁动因,多维度思考中国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用自己的双脚亲自丈量所在的这片土地,在书本知识之外获得更深刻的磨砺与启示。
2016年秋季学期,苏世民书院接待来访交流3000余人,包括美国、冰岛、秘鲁三位前国家元首,美国、英国三位部长级官员,耶鲁、剑桥等大学校长、院长和知名学者等。四年精心筹备,书院已经成为了清华大学展示自我、面向世界的“窗口”,而在大洋彼岸的西雅图,由清华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合作共建的全球创新学院(简称GIX),则承载着清华带着校园“走出去”的能力与自信。
2016年8月,首届全球创新学院“智慧互联”双硕士学位项目学生入学。紧随其后,全球创新学院首栋教研大楼在西雅图正式奠基。作为中国高校在美国设立的第一个综合性教育科研平台,全球创新学院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跨界融合、科技创新、解决可持续发展挑战问题的“创意创新实验室”。在这里,不同肤色、异国面孔可以通力合作、共同创新,既充满大学学术的无限活力,又满载业界拼搏的实践真知。
全球创新学院效果图。
从课程融合,到项目合作,再到校地共建,2016年,清华不断地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对接“有轨”,合作共赢。一年间,学校先后主办了“首届中以大学校长论坛”和“中以创新论坛”,标志着中以两国在持续拓展、深化高等教育合作领域进入了全新阶段。与此同时,为落实中英两国人文交流机制的内容,推动中英人文交流,清华联合中英两国高校,倡议发起了“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一个个广泛交流思想、推动创新发展的合作平台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有力提升了清华的国际影响力。年末,清华大学又与深圳市签署协议书,在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办学基础上,合作共建深圳国际校区,探索在本土建设国际校区的崭新范式。
除此之外,积极筹建亚洲大学联盟,围绕“一带一路”推动教育与文化交流也是清华2016的亮点行动。一年间,校务委员会主任陈旭、校长邱勇、副校长兼教务长杨斌先后率团访问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加强与上述国家政府、高校、企业、非政府组织和社会人士的交流,为我国及沿线国家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在古老的欧亚大陆,当新丝路上的驼铃再次响起,在人类对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共同期待中,百年清华责无旁贷地扛起了教育助力发展的引领之旗。
“国际化”,无可置疑地成为2016年清华建设发展的一大关键词。这一年,学校审议通过并启动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清华大学全球战略》。基于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国家发展所处宏观环境及学校自身发展阶段的深刻分析,全球战略描述了清华在全球化时代发展目标和教育理念的新内涵,确定了三大中心任务和和九大战略方向,通过整合国内外资源,走内涵发展、特色建设的道路,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卓越地服务国家和世界。
清华与深圳共建清华深圳国际校区。
2016年,清华大学继续从学校和院系层面共同努力,搭建平台、拓展资源,积极鼓励本科生在读期间走出国门,通过交换学习、实验室研修、暑期课程以及海外实习等项目,帮助学生在收获海外学习经历的同时拓展全球视野、培养社会责任感。除此之外,遵循“数一数二、独一无二、国家战略、高端合作”的建设思路,学校继续推动各类研究生培养项目建设和质量保障,修订新增研究生培养项目设置与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各类新增研究生培养项目的论证流程。目前,清华与海内外国家(地区)院校合作开设了44个联合研究生学位项目,自主开设了21个全英文授课研究生学位项目。同时,清华积极创造国际化培养条件,融合优质资源,通过国家公派项目、短期出国访学基金、博士生出席国际会议资助等方式支持研究生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学者。种种举措有效推进了开放式办学,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学生来到清华。目前,全校在读国际学生2700余人,交换进修国际学生(学习一学期及以上)近千人。这些国际学生来自110多个国家,生源分布趋于多样化。
然而教育的国际化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你来我往,更是深度交流与融合。为了给中外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清华一直苦练“内功”,不断提升办学实力,构建以中国文化为主导、多元文化兼收并蓄、适宜中外师生共同发展的国际化校园。2016年,为了进一步改革国际学生学者服务与管理体制,一系列国际化改革举措铺展开来:将国际学生招生、培养、奖助学金等教育教学环节的管理职能归口至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推进国际学生教育进一步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趋同管理;成立国际学生学者中心为国际学生提供专业化、国际化的服务和管理,促进多元文化和谐融合;作为中外学生混合住宿的“特区”,亚洲青年交流中心为近200位中外学生提供了共同生活与增进跨文化理解的机会;针对国际学生设立“伙伴”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国文化浸润活动……种种举措,犹如一股新风,为推动中外学生的交流融合,提升国际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体验带来新气象,帮助国际学生融入清华校园的同时感知真实的中国。
在2016年的开学典礼上,清华大学首次安排了同声传译,校长邱勇寄语学生:“越来越国际化的清华将为你们挥洒激情、放飞梦想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如同习近平总书记赠送给全球创新学院的那株水杉枝繁叶茂、茁壮成长,2017,一个更加“国际范儿”的清华正在出发。前所未有的改革宏图徐徐展开,一种似曾相识的共振在每一位清华人的内心深处激荡,他们期待给世界一个见证,见证更多的清华故事在世界的舞台上续写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