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胡鞍钢,祖籍浙江省嘉善县,1953年4月27日生于辽宁省鞍山市,1978至1988年先后在唐山工学院(现华北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获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赴美国耶鲁大学,1993年回国。2004年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授予荣誉经济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到2007年12月已经正式出版中国国情与发展研究系列专著(12部)、合著(16部)、主编(9部)、合编(6部)、英文著作(5部),共计47部。他所撰写的国情报告是中国高层的必读之物,多次应中国政府有关部委邀请参与国家长远规划制定和部门咨询。并且先后荣获国内外多项杰出奖项。2012年7月3日,胡鞍钢当选为北京市出席党的十八大的代表。
成长过程
胡鞍钢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毕业生,当过全国劳动模范。1969年胡鞍钢同千千万万的知识青年一样被下放到北大荒,成为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员,1976年10月,胡鞍钢转到华北冶金地质勘探队,从此开始在环境恶劣的乡村进行艰苦的勘探工作,乡村的艰苦生活也给了胡鞍钢日后进行国情研究提供了真实的体验。1977年,恢复高考,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胡鞍钢参加了高考,经过刻苦的努力后被唐山工学院录取。从此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早年研习工学,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经历
国情研究
从1985年起,胡鞍钢参加了由周立三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并作为其中的主要研究人员,系统地从事中国国情研究。胡鞍钢是国情研究这一新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2000年初,胡鞍钢被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联合聘为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该中心旨在建成国内一流的国家决策思想库。经过多年的努力钻研,胡鞍钢教授在中国国情分析和经济发展等领域已经发展出较为系统的理论和观点,并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学术研究特点。他所撰写的报告多次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多次应国家部委邀请参与国家长远规划制定和部门咨询。其研究成果不仅为高层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而且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社会效益。
研究成果
主要著作